簡介:說實話,國產機器人如果想追趕上國際水平的機器人巨頭,與四大家族庫卡、ABB、發(fā)那科、安川平分秋色,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,5年之內還是不能看到的。其中,日本的機器人巨頭占據(jù)了四大家族中的一半,周邊的設備如伺服、減速機等,更是大部分由日本公司占據(jù)主……
說實話,國產機器人如果想追趕上國際水平的機器人巨頭,與四大家族庫卡、ABB、發(fā)那科、安川平分秋色,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,5年之內還是不能看到的。其中,日本的機器人巨頭占據(jù)了四大家族中的一半,周邊的設備如伺服、減速機等,更是大部分由日本公司占據(jù)主導地位,在這些方面,甚至美國都比它落后。
汽車行業(yè)是應用機器人最多的行業(yè),其次是電子行業(yè),在汽車行業(yè)中,很少看到國產機器人,大部分還是四大家族為主。
國產中的機器人廠家,實力最為強悍的當屬沈陽新松,他家的機器人在沈陽寶馬制造車間得到部分應用,但就全球份額來講,還是比較小的。
機器人有那么難嗎?他還真不是簡單的幾個電機拼起來的。
宏觀上講,機器人等于硬件加軟件。我們從這兩個方面分析。
首先,硬件問題,機器人最重要的硬件就是伺服、減速機,這兩者基本都是國外的巨頭把持著,其中尤以日本的住友最為強大,這兩種硬件需要極高的精度才能實現(xiàn)機器人的精確定位,進而實現(xiàn)準確抓取、搬運、焊接等工藝功能,比如庫卡機器人重復定位精度可以達到0.35mm,硬件問題是國內廠商最大的短板。
其次,軟件算法問題,以6軸的
工業(yè)機器人為例,每個機器人都建立了笛卡爾坐標系,機器人收到目標位置后,需要準確算出最合適的路徑,精確的到達目標位置,其中,不僅僅涉及到硬件,也涉及到控制系統(tǒng)算法關系到控制系統(tǒng)的柔性度。
其中,軟件算法也是國內廠商突破最大的一個方面。
除此之外,還有成本問題,目前國內無法制造出高精度的伺服、減速機等機電產品,高端產品還需要從國外進口,進而拉高了國產高精度機器人的綜合成本,面對著四大家族不斷調低的售價,國產機器人想占領高端市場,確實面臨諸多困難。
不過,國家越來越重視工業(yè)產業(yè)鏈的高端化,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,伴隨著,國家下大力氣研發(fā),國家的不斷強大,與國際機器人巨擘,齊頭并進,我想,也不會太遠。
文章來源,
工業(yè)機器人維修官網:www.sxjktj.cn